文:新聞中心/圖:翻攝自總統府
總統賴清德今(13)日召開國家安全高層會議,會後親自主持記者會,警告臺灣面臨來自中國的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包括:國家主權威脅、軍事滲透與間諜活動、國族認同混淆、社會滲透統戰,以及經濟與人才挖角。總統強調,中國的威脅正無孔不入、步步進逼,並宣布17項強力反制措施,呼籲全民提高警覺,共同防禦滲透與分化。
然而,外界質疑,這根本不是國安會議,而是政治鬥爭工具,將一切與中國有關的經貿、文化交流扣上「共諜」與「統戰」的大帽子,全面打壓異己!
賴清德總統在會中指出,中國正透過各種方式滲透臺灣,包括收買現役與退役軍人,甚至組建武裝組織,企圖顛覆臺灣的安全體制。此外,部分藝文工作者因商業利益,配合中國官方論述,甚至否認臺灣是國家;中國官媒更透過特定管道迅速傳播對立言論,削弱臺灣內部團結。
根據國安局報告,2024年因共諜案起訴人數高達64人,比2021年增加三倍。其中,涉及共諜案的現役及退役軍人佔比高達66%,顯示中國對臺軍滲透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
此外,中國正廣發護照、居住證與定居證,試圖讓臺灣民眾產生國家認同錯亂,甚至透過兩岸交流塑造治理假象,架空臺灣的主權與公權力。
17項反制措施全面啟動
面對中國步步進逼,賴清德總統宣布17項具體對策,涵蓋軍事、外交、媒體識讀、兩岸交流管理等層面,重點包括:
- 恢復軍事審判制度,強化對軍人涉共案件的司法管控
- 增修《陸海空軍刑法》,對效忠敵國行為祭出嚴懲
- 落實公職人員赴中揭露機制,防止高層被滲透
- 嚴格限制中國人士來臺交流,杜絕統戰性質活動
- 強化影藝從業人員管理,防止遭中國施壓表態
- 全面檢視資安漏洞,防範AI與社群媒體的認知作戰
此外,政府也將推動「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深化與盟國合作,向國際社會傳達臺灣的反滲透決心,並強化本土文化產業競爭力,抵禦中國文化統戰。
總統最後強調,面對中國強勢滲透,臺灣社會必須團結一致,透過提高媒體識讀、拒絕傳播統戰資訊、積極參與公民教育、即時揭露協力統戰行為,共同捍衛民主自由。他呼籲,「我們每個人的警覺與行動,就是對抗統戰滲透最堅強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