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核三除役首日火力發電占七成 民團示警空污與供電風險

1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to do it.

文:編輯中心整理/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正式邁入「非核家園」時代。隨著台電核三廠2號機於17日晚間停機除役,核能正式退出台灣能源版圖。然而,民間團體對此提出憂慮,指出當晚火力機組幾近全開,恐造成空氣品質惡化與電力調度壓力。

台電對此回應,強調核電除役並不會使空污加劇,並指出已有多部新機組準備加入供電行列,可確保電力穩定。包括大潭電廠與興達電廠的新機組皆陸續進入測試或將投入運轉,能補足核電退場所留下的電力缺口。

然而,氣候先鋒者聯盟指出,當風電與光電無法穩定供應時,仰賴燃煤與燃氣可能成為常態,進而影響民眾健康。該聯盟發起人楊家法質疑,若再遇空氣品質不佳時,是否仍將依賴火力全開的方式來撐住電力系統?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也表示,肺癌在台灣發生率偏高,與空污之間存在密切關聯,不容忽視。

根據台電統計,截至18日下午5點,燃煤與燃氣發電合計已占總發電量逾七成。楊家法擔心,雖然「非核」理念已達成,但伴隨而來的是可能升高的電價與碳排放壓力,最終將由全民共同承擔。

對此,中興大學環工系教授莊秉潔則持不同看法,認為台灣人口密集、地形狹小,一旦發生核災,後果將難以承受,主張應以天然氣搭配再生能源作為替代方案。

台電進一步表示,新上線的火力發電機組裝置容量合計達480萬瓩,遠高於核三2號機的95萬瓩,強調夏季尖峰供電不會出現問題,並指出火力廠的污染排放已比過去減少約七成,未來還會有更多再生能源加入電網,朝低碳轉型邁進。

稅季地雷大公開!這些申報錯誤超多人中標!
【新冠捲土重來】疫情急升!專家示警:最強病毒株來襲、5月恐爆高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