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話題

「小客車零關稅」恐犧牲八萬汽車從業人員生計?

1
Please log in or register to do it.

文:張凱鈞(民眾黨中央臺北市文明人權服務協會理事長)/圖片來源:Freepik

近期台美關稅談判持續升溫,賴清德政府面對美國的強硬姿態竟毫無招架之力,不僅迅速屈膝退讓,甚至拋出令人髮指的「小客車零關稅」作為談判籌碼,完全不顧國內汽車產業的死活。這種罔顧民生、只為鞏固自身政權而犧牲產業與勞工利益的作為,已經引爆全國產業界與勞工的強烈怒火與不安。

根據經濟部精算報告顯示,若汽車進口關稅從現行17.5%降至0%,台灣汽車產業一年將損失高達847億元的產值,更會使超過8萬名從業人員陷入失業危機,嚴重影響無數家庭的生計。然而賴政府卻無視這樣的警告,執意要以產業為代價討好美方,根本就是將國家經濟與勞工未來視作兒戲。

回顧過去,民進黨政府的退讓與妥協也並非首次。早在2021年蔡政府為爭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時,就主動提議大幅降低汽車關稅。今年4月,美國川普政府對台灣小客車出口課徵高達32%的懲罰性關稅,儘管後續暫調降至10%,但僅維持短短90天。面對這種施壓,賴政府不但未展現任何骨氣,卻再度拿汽車產業的前途作為交換籌碼。

而國民黨立委吳宗憲4月11日在立法院質詢時明確提出,降低汽車關稅將導致近稅收損失與8萬多名從業人員失業,但行政院長卓榮泰與經濟部長郭智輝竟公然在國會殿堂上否認這些由經濟部提出的嚴謹數據,甚至怒斥立委使用「不實數據」,企圖以公然說謊的方式誤導大眾、推卸責任。這樣無恥的施政態度就是對民主制度的輕蔑。

台灣人民有權利要求政府必須堅守捍衛本土產業與勞工權益的底線,絕不能為短期外交利益而犧牲整體國家經濟安全。若賴政府繼續如此軟弱無能,放任國內汽車產業走向毀滅,不僅將造成整車及零組件廠商外移,供應鏈全面崩解,更將引爆新一波的失業潮。我們嚴正要求賴政府立即停止向美國的無底線退讓,向國人清楚說明產業政策與談判底線,並立即提出具體措施保障國內產業與勞工生計。

以上言論不代表龍傳媒立場

台海衝突可避免?賴清德:讓中國要侵略臺灣的代價太大
總統執政周年談話!賴清德:臺灣的民主一路走來,從來不是靠仇恨動員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