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編輯中心
農曆正月初五,是民間俗稱的「破五」,象徵著新年期間的諸多禁忌與限制終於可以解除,人們可以恢復正常的生活作息。同時,這一天也是「迎財神」的重要時刻,許多商家會選擇在這一天正式開市,希望能夠在新的一年招財進寶,財運亨通。
在傳統觀念中,農曆初一至初四,許多事情都受到限制,例如不能掃地、不能倒垃圾、不能說不吉利的話等等,但到了初五,這些禁忌便不再適用。因此,不少家庭會選擇在這一天進行大掃除,象徵「送窮」或「趕窮」,將過去的霉運與厄運一併清除,以迎接新一年的好運到來。有些地方還會特別準備「送窮飯」,通常是將過年期間剩餘的菜餚重新組合,吃完後象徵過去一年的貧困與困難已經結束,新的一年將迎來更好的發展。
除了送窮,迎財神則是初五最受重視的習俗之一。根據民間信仰,財神會在這一天巡視人間,因此商家與企業會在這天舉行盛大的儀式,焚香祭拜,燃放鞭炮,希望能夠獲得財神的眷顧。特別是在台灣,許多廟宇如北港武德宮、台北霞海城隍廟等,都會舉辦迎財神的活動,吸引大批信眾前來祈求財運。此外,企業開工時也會準備「開工紅包」,老闆發給員工,象徵新的一年財運順利、事業興隆。
然而,儘管初五象徵著新的開始,這一天仍然有一些禁忌需要留意。首先,由於這一天有「破五」的寓意,傳統上認為不適合舉辦婚禮、搬家或其他重大喜慶活動,避免觸犯「破」的象徵,影響未來運勢。此外,在部分地區,人們認為初五仍不適合探病或討債,以免帶來不必要的口舌是非或不吉利的影響。
對於商人與務農的家庭來說,初五不僅僅是迎財神的日子,更代表著新的一年真正開始。這一天象徵著從過年期間的歡慶回歸現實,無論是農業、商業還是一般工作,大家都會在這天做好準備,以最好的狀態迎接新的一年。因此,從清晨開始,市場與街道上就開始熱鬧起來,許多人一大早就前往廟宇祭拜,或者準備開工儀式,希望能夠順利展開新一年的事業。
整體來說,農曆初五是一個極具轉折意義的日子,代表著春節假期的結束與現實生活的回歸。無論是掃除晦氣、迎財神,還是開市開工,都充滿了迎接新氣象的象徵。這一天既是辭舊迎新的關鍵時刻,也標誌著新的一年真正開始,人們帶著滿滿的期待與希望,準備迎接新的挑戰與機會。